每當說到阿拉伯字母,我就會想到15歲時,在紐西蘭唸中學時的伊拉克好友Sara。有天在外籍生語言班中,來了一個長髮及腰的新同學。她的棕色捲髮又濃又密,用一個很大的彩色珠串髮飾鬆鬆地綁著。她的臉蛋是長長的鵝蛋型,小麥色皮膚,長型的大眼睛帶著深情、熱切的光芒,真是個成熟漂亮,又親切大方的女孩。那時候以為她是大約24歲的大姐姐,沒想到比我小,只有14歲。

我問她哪裡來的?她說“伊拉克”。她問我我說台灣,她問我:“所以妳會功夫囉!”







我告訴她並不是所有華人都會功夫;她告訴我在巴格達,女生自由、摩登,不用包頭巾,她在那裡的姐姐27歲,還在唸博士班,還沒要結婚。

我們兩個幾乎是"一見鍾情",很快成好友。

我們平常在不同的班級,午餐總是一起吃。我還記得她每天的午餐總讓我咋舌:塑膠午餐盒裡,裝著一個超大的牛肉起司三明治,旁邊放一條士力架巧克力。每天都這樣吃喔!我當時心理很驚訝:怎麼會有媽媽幫小孩準備這麼高熱量的午餐?

有時候她跟我分享秘密:她喜歡某個表哥(註:中東人很多是表哥表妹結婚的),很想見到他,我說去找他嘛!她說:『我不能在沒有家人一起的情況下見他。』

在她身上,我第一次看到中東人對人的熱情。每次坐在長椅上吃飯時,她總是會一直從椅子的那端漸漸挪過來,直到跟我粘在一起為止。每次看到我總是要靠很近,含情脈脈地盯著我眼睛看。每次遇到我任何一個同學,都是一句話:“Did you see Crystal?”或是“Where is Crystal?”

台灣同學們不喜歡她。她們的心是排外的。她們說她的頭髮太多太長像毛毛蟲,說她是同性戀愛上我了,隨時想黏著我。

“真可惜!不懂得欣賞!”我心想。

有一天,她用空白帶對錄了一捲錄音帶給我聽。“這是我最喜歡的歌手,埃及的。”

我回去聽,覺得感覺有點老,但越聽越喜歡,一聽再聽,漸漸愛上那特殊的情調。走到哪都用隨身聽聽,慢跑也聽。直到後來我回台灣,我還在聽。聽到我爸媽求我不要放,說好難聽,聽了會頭暈。

有一天,在課堂上,我看到她寫阿拉伯文,並寫了我的名字給我。覺得好美喔!最怪的是,她是把筆記本橫放,然後從上而下直著寫。這是她教我的招數:直著寫比較漂亮,底部的線會比較平。

但是後來我們就比較不粘了。因為後來沒有同班,各自有在班上比較熟的朋友。還記得最後一次看到她,她在操場上上體育課打排球,她胖了好多。身材突然變得像生過小孩的婦女,時間之快讓我錯愕。大概是每天中午一條士力架的關係吧!

我跟她的關係和緣分其實很淺,就像我跟紐西蘭的關係一樣,很快地我回了台灣。但是很奇怪的,我對她的感情,延伸到整個中東。從此我的興趣跟關注都變了。從一般小女生關注的成績、友情,變成對異國文化的熱愛。回台灣之後,我每天還是在用毛筆寫阿拉伯字母。連小抄都大喇喇地用阿拉伯字母寫在筆袋上(下圖),老師看到完全沒有懷疑,還因此平安地通過畢業考。(哈哈~~高中畢業了就可以大聲宣揚!)

 
(過了十幾年的已經糊掉阿拉伯文毛筆字筆袋)


因為這場緣分,在當時中東文化很貧瘠的台灣,一直以我有限的能力,接觸中東的事物。十多年前,偶然在唱片行買了張“
Belly Dance from Lebanon, Egypt and Turkey”,十多年後,開始學肚皮舞。

 
十多年後,有一天我去金馬影展,看了第一部埃及電影:“Silence, on Tourne。親愛的,好戲上場了。”當戲一開演,音樂一出來,我一個人在那沒什麼人的戲院大哭。喜極而泣,好像解了多年的相思之愁一樣。女歌手**Latifa的歌聲和溫暖的笑容,和貫串全片的阿拉伯語對白,把我溶化在戲院裡發抖。


其實影評人對這部片評價不佳,那是用制式的影評角度。但是,帶著感情看的感覺,是很不一樣的。帶著感情看,不會在乎劇情的邏輯、剪接的拙劣、演技自不自然。看到的是,阿拉伯文化質樸、熱情、瘋狂的美。就像阿拉伯音樂、就像中東當地的肚皮舞一樣。就是那樣,帶著感情看,看到最原始的美,至今這個美還是讓我顫抖不已。


P.S.**當時看完那部電影回家後突然想到:那聲音好熟悉!於是查了一下這位女歌手的資料,赫然聽到熟悉的音樂!那就是當年Sara給我的錄音帶的音樂!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Crystal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4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