來自突尼西亞的阿拉伯歌后Latifa,在阿拉伯世界家喻戶曉,在數十年前即是巨星。她溫暖的笑容,雍容的姿態,更不用提她充滿感情與力量的嗓音,她有許多耳熟能詳的歌曲陪著大人小孩長大,包括Crystal,就是她讓10多年前的Crystal從此對中東定情。Latifa我愛妳。

Inshallah是她後期的作品,inshallah是伊斯蘭世界掛在嘴上的字,意思是如果阿拉允許的話,我希望...。

Crystal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 

時間:2006/11/26 星期日 7:30PM
地點:安納托利亞土耳其餐廳
地址:台北市忠孝東路四段170巷6弄12號

Crystal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3) 人氣()

(女性齋月叫喚員)
信士們!醒來吧!
齋月(Ramadan )最古老與最源遠流長的傳統之一,便是”al-mesaharaty”─即在黎明前喚醒所有穆斯林起床吃封齋飯(sohour)的夜間叫喚員。傳統上,夜間叫喚員會沿著大街小巷,邊走邊敲著小鼓,以簡單的節奏叫大家起床把握最後的幾分鐘吃東西。
他會走近鄰里街坊的每棟屋子,並停在屋前叫屋主的名字,叫醒他吃封齋飯。他會敲三下鼓,朗聲喊著:”esha ya nayem, wahed al-dayem; Ramadan kareem”,意思大約是「睡覺的人,醒來吧!讚美真主!齋月是寬恕的月份。」
夜間叫喚員的傳統可以追溯到伊斯蘭的早期。畢拉勒.伊本.馬克土姆(Bilal Ibn Maktoom)是伊斯蘭的第一個夜間叫喚員,

Crystal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因為缺乏經驗、也因為一向把事情想的太輕鬆,才讓自己經歷這樣緊張的越界之旅。但也慶幸要不是這樣,我大概不會如此深刻體會所謂第三世界國家的官僚,也不會從實際的角度體會這些人民的生活,也不會知道所謂國與國的邊境是什麼樣的感覺。因此即使過程極為繁瑣,我告訴自己還是要把這個邊境之旅鉅細靡遺的紀錄下來。
 

在保加利亞大使館碰了釘子後,雖居留期限已過,也只好硬著頭皮回校上課。告訴同學們後,大家皆告訴我其實只是出關不用申請簽證。學校的主任也信誓旦旦地笑著說跟我多慮了,只要出關入關是不需要簽證的。雖然我聽來覺得納悶,但也沒有選擇,與另一位韓國的朋友買了前往土耳其邊境都市:艾地涅的車票。
終於到了艾地涅,很納悶自己不是被放在邊境關卡,只好任由客運車終點站的小店介紹計程車司機給我們。開價很高,兩個人要一千多塊台幣,感覺真是有鬼,但他們說,這位司機會等我們辦理重重手續送我們回來。

Crystal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6) 人氣()

小馬與Crystal緊急邀請大家10月10日下午三點來華山藝文特區參與由張翠容主持的和平;人權‧ 無國界活動。

看過「行過烽火大地」、「大地旅人」與「中東現場」這幾本書的朋友們,一定對作者張翠容犀利的觀察與動人的筆觸有深刻的印象。張翠容是一位既上進又謙卑的資深記者,是我非常敬重的一位好友,瘦小的身影常常背著行囊,獨自穿梭在世界各地採訪新聞;中東各地烽火連天,她總是千山獨行,極少缺席。最近剛剛結束拉丁美洲的採訪之旅,立刻又趕來台灣辦活動, 10月7日下午5點在華山文化園區東1館舉行的【旅者說故事】,張翠容將講述後內戰的中美洲與內戰對人民生活的影響,同時分享中美洲抗議歌謠。
重頭戲是10月10日 下午3點起,在華山文化園區中 4館B區的【和平‧人權‧無國界】對話活動,延續流浪之歌音樂節「無國界」的概念,張翠容以和平與人權為主題,分享長期在以色列巴勒斯坦地區採訪的心情故事,播放她製作的紀錄片,會中更邀請日籍報導攝影家森住卓(Takashi Morizumi)展出一系列戰爭與環保議題的作品;曾在伊拉克被俘虜的日本人道救援工作者高遠菜穗子(Nahoko Takato)也將加入對談,以戰爭經驗為景框,為台灣打開一扇通往世界的人權窗戶。
張翠容以一個香港獨立記者的身分,來台灣辦國際性論壇,沒有太多的奧援,連邀請來賓都是自掏腰包;我們身在台灣,一天到晚吵著要加入國際社會,如果連這樣的活動都不關心、不參與,我們能不慚愧嗎?

Crystal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1) 人氣()

去年在土耳其待了近半年,其實很多時間我是"非法居留"。
怎麼說呢,因為土耳其只給台灣觀光簽證一個月(其他國家國民是三個月),即使申請一年份的多次簽,還是得每個月離境一次。所以理論上來說,我每三週就得準備下週的離境...

凡事忘記考慮週到的我,以為離境是件很簡單的事,想想反正土耳其鄰國這麼多,每個月過去玩一玩也不錯。
當第一個月快到期時,發現沒那麼簡單。對台灣人來說,四週沒有什麼國家可以讓我們不用申請簽證就進去的,除了到北塞普勒斯,算是離境但又是土耳其領土。

Crystal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吉普賽人一般說來來自印度北方的拉賈斯坦省,幾千年來到處遷徙定居,帶給當地不同的文化,也融合進當地的文化。所以很多舞蹈與民族往往覺得有些相似之處,往往是這樣子的遷徙,融合及變化的結果。比如說印度的舞蹈、肚皮舞、佛來明哥舞等。吉普賽舞則是以吉普賽為名,極有吉普賽人原本的特色。
 
在土耳其大眾的印象中,吉普賽人往往能歌善舞,熱情狂野,豪放不羈,許多傑出藝人也是吉普賽人。吉普賽人在土語稱為Chingene(親給內)或是roman,吉普賽舞則稱為Roman Dansi(羅曼 當瑟),因為跟英文的羅馬拼法一樣,因此外國人常混淆。記得以後到土耳其聽到Roman,要記得通常是指吉普賽喔。
 
Crystal發現許多人將土耳其肚皮舞和吉普賽舞混淆,美國人甚至直接把吉普賽舞稱為土耳其肚皮舞。其實在土耳其,肚皮舞(Oriental)與吉普賽舞(Roman Dansi)兩個都是非常常見且受歡迎的表演項目,大家都知道這是兩個有許多相似之處,但是是不一樣的舞蹈。

Crystal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3) 人氣()

最近在整理去年在土耳其拍的小短片~

這是在路上打鼓的街頭藝小孩。
土耳其貧富差距大,在街上賺錢、討錢、偷錢的小朋友比比皆是。

Crystal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我的老師Hale Sultan在土耳其電視節目中的表演~

 

因為用手提攝影機拍,一邊錄又一邊眼睛往外盯電視螢幕,所以晃得挺嚴重,且翻拍自電視有點模糊,請有心理準備喔。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

Crystal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6) 人氣()


各位同學和朋友,最近我們上課用了許多Sherine的歌曲。紗巾班的歌是她"Garah Tani"專輯的同名歌曲,意思是"第二次心碎"。


Sherine--Garah Tani 第二次心碎

Crystal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