花火照耀敘利亞首都的夜空,大批群眾也聚集一處,慶祝大馬士革一個月前獲選為「2008阿拉伯文化之都」,但一座城市究竟要具備多麼濃厚的阿拉伯特質,才足以讓這個美譽實至名歸?負責全年度活動的主辦單位不斷強調這座古城的文化多樣性,不過其他人則力圖彰顯當地的阿拉伯純正性。
過去幾個月來,政府不斷要求全國商家將店舖或咖啡館名稱改為阿拉伯文,也呼籲廣告商捨棄敘利亞方言,選用正統阿拉伯文為文案,為英國阿拉伯文報紙撰述的哈米迪(Ibrahim Hamidi)表示:「我覺得要店家改名聽起來很可笑。」
花火照耀敘利亞首都的夜空,大批群眾也聚集一處,慶祝大馬士革一個月前獲選為「2008阿拉伯文化之都」,但一座城市究竟要具備多麼濃厚的阿拉伯特質,才足以讓這個美譽實至名歸?負責全年度活動的主辦單位不斷強調這座古城的文化多樣性,不過其他人則力圖彰顯當地的阿拉伯純正性。
過去幾個月來,政府不斷要求全國商家將店舖或咖啡館名稱改為阿拉伯文,也呼籲廣告商捨棄敘利亞方言,選用正統阿拉伯文為文案,為英國阿拉伯文報紙撰述的哈米迪(Ibrahim Hamidi)表示:「我覺得要店家改名聽起來很可笑。」
轉貼自地球男孩的世界
自現代伊拉克與土耳其建國以來,庫德族便一直是個難解的習題,從前這只是個地方騷動,但現在就不同了,由於美軍駐守伊拉克,境內庫德族不斷朝獨立推進,讓此事獲得國際社會關注,不僅牽動脆弱的區域政治平衡,也將延後美軍撤離伊拉克的時程。
這其中事涉幾件敏感因素,包括庫德族地區內的石油礦藏、庫德族人民跨國的認同與團結、伊拉克在後海珊時代的區域與中央權力關係、美國與英國12年來支持伊拉克庫德族的半獨立狀態,以及土耳其的庫德工人黨不斷以暴力方式,要爭取庫德族為人口多數地區的自治權。
儘管今日庫德族散居於土耳其、伊拉克、伊朗、敘利亞境內,他們的民族認同仍遠高於國家認同,任何一國若發生與庫德族相關事件,很快就會帶動鄰國庫德族有所反應。
作者:俞力工 轉貼自http://www.coolloud.org.tw/node/10324
繼本月17日土耳其國會通過決議、批准對窩藏在伊拉克的庫德勞工黨(PKK,在伊拉克活動的土耳其叛亂組織,約有3000人)游擊隊進行軍事行動之後,土耳其當局終於在23號左右,開始越境對PKK的基地進行空襲.....
[新聞]以色列持續加強對黎巴嫩的攻擊:
黎巴嫩真主黨武裝人員12日上午用大炮和火箭砲彈襲擊了以色列境内多處目標,以軍7名士兵喪生,兩名士兵被綁架。以色列總理奥爾默特隨後表示,這次襲擊不是恐怖行為,而是一個主權國家對以色列的襲擊,黎巴嫩政府應承担全部責任。以色列將對黎巴嫩採取更多的軍事行動。
以色列對黎巴嫩的空襲不斷,昨天入夜,以軍又瞄準真主黨總部所在的貝魯南部郊區,猛烈轟炸,展開連日來最密集的一波攻勢。以軍攻勢越來越深入黎巴嫩心臟地帶,最新目標包括貝魯特港口區的燈塔、雷達設施、穀倉等等。
另外,一個難民車隊在逃亡時,受到直升機摧毀,導致包括小孩在內的18名平民死亡,讓連日來黎巴嫩境內的死亡人數,升高到至少一百人。